Top

唐兄

小淑貞

丁兄

顯東、育澄

乃元

紫玉

璻棻

所有心得 


《大矽谷唐兄 2015 冬》

心得一,每次都不想開始,但每次練完拳都感覺很值得。
心得二,就算每天練也不是天天會進步,剛好趁此檢驗自己的身心狀況以及專心程度。
心得三,每週練5~7次應該慢慢變成身體的習慣,對於防止頭腦退化很有幫助

目前我是練五休二,當個太極拳公務員倒也自得其樂。已經過了排斥階段,開始進入享受階段

節奏是看老師打拳影片看二遍,感受到那個韻律,心裡一直想著"舉手投足"原來可以是這樣的境界。然後嘗試去體察自己身體在打拳時的細微變化。還不是很成熟的想法

《大矽谷唐兄 學拳記要,提醒自己 2015/12/06》

1.招式與招式之間要連貫,不要停頓,而且不要出現銳角,亦即盡量一個圓接一個圓。
2.練習不一定站同一個方位,有時候變換方位考考自己。
3.目前還沒辦法配合呼吸,但看熊老師的書知道呼吸也是一門學問,故列為未來學習重點之一。

Go Top


《大矽谷丁兄 2015 冬》

的確ㄧ個人要養成每天練的習慣需要毅力。我們兩個人彼此督促稍微容易些。練了幾個月最棒的是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。早起練拳,空氣新鮮,練完後精神更好!當然也較有進步,慢慢地腿力練好,全身會越來越柔。再利用每週老師糾正調整的姿勢,越來越有感!也越來越喜歡這項運動。我老婆以前不易入睡,現在都比我還早睡著,身體應該會越來越好。謝謝你們,我們才有機緣接觸太極拳!

早上起床練拳真的ㄧ整天都很舒爽。每天練基本樁,腿力也會越來越好。爬山更有感覺!繼續堅持下去!我們同學每週一/三/五在清華校園練拳,我們則在社區練!

Go Top


《練拳與參加講習的心得分享 by 丁師兄 2016.10》

跟大家分享參加講習感想,但因學拳太粗淺,純屬野人獻曝。很多個人體會不見得正確,也請大家幫忙改正指教,有問題盡量提出,老師可以幫忙釋疑。

1,熊祖師爺真的很厲害,要想學會熊氏太極的武藝不從小開始是不太可能的。只能勤學勤練其中幾項才有可能。重要的是找對明師,才能練對方法。黃老師是熊公欽點的武藝字典,讓我們住在新竹的學員得天獨厚,怎能不更勤學勤練而暴殄天物呢?在熊門內學拳一定要熱情跟同門分享,有問題一起討論,共同進步,才能一起發揚光大熊公傳下來的武藝!

2,不論拳法,刀,劍,桿,都要了解基本招式,更重要的是每一招式的應用。從眼,手,腰,腿,腳配合步法的每一招式都必需隨時有假想對手。一攻一守,一來一回,心思意念都專注在與假想對手的互動。

3,所有防禦以己身範圍為主,超出己身範圍之攻擊都是破綻,直接攻不用守。從頭到腰的上半身維持中正,重心拿穩,防禦時重心在後,用腰帶著轉側身減少被攻擊角度,攻擊時重心雖往前,但必需保持中正與己身之重心,用腰帶拳/掌/腿才有勁兒。若失去重心太往前很容易被對手輕輕一帶而失去平衡,破綻百出!避免動作過與不及。防過頭一般指動作超出己身範圍,沒必要。防不及指動作沒到位而對手仍然會傷到你。攻過頭指失去重心平衡,給對手表演四兩撥千斤的機會,或跪膝傷身。攻不及指不到位的動作傷不到對手反而失去先機。有個說法確保不跪膝是,下顎不過膝,膝不過腳尖。

4,所謂放鬆放柔,肩膀要沉不可聳,手肘要垂不要張。這點非常重要但是對我們初學者來說很難。要時時提醒自己,勤練當招式熟到不用心思去想下一式時就更能提醒自己要放鬆柔!

5,一般理論派來說,太極不主攻,利用對手的破綻由守轉攻,陰轉陽。所以幾乎每一式都始於守而轉為攻。在守攻守攻轉換,也是陰陽陰陽循環時,手部守著己身,攻擊不失平衡。腿部虛實虛實配合攻守,保持上身中正,眼神意念跟著手部移動,如此仔細把動作做到位,練完拳後也的確神清氣爽!

6,至於呼吸,防禦時吸氣,攻擊時吐氣!能自然用腹式呼吸法最好,但非必要。重點是保持平順綿長的呼吸。可用呼吸帶動攻防招式轉換。招式要做到位再轉換,式式分明!但轉換間要均勻平穩。避免忽快忽慢!

7,推手散手是不可不學的,太極對練之聽勁與所謂的粘黏都要靠推手散手來體驗培養!

Go Top


《紫玉 2016/08》

學太極拳前:聽枕邊人鼾聲大作,遲遲不能入眠,哭哭。
學拳後(勤練):好久沒聽到打呼聲了,哈哈。有種報仇於無形的痛快感,武術最高境界。對嗎?

Go Top


《育澄、顯東 2015 冬》

1. 早在大矽谷太極拳班第一次招生的時候, 就動念想學, 但每次都是各種的理由, 一直都沒學. 這次真的是下定決心努力學. 不管多忙星期二一定提早下班,每次看到各位師兄姐, 能打完好多招式真的好羨慕,目前只能打不到一分鐘只能繼續努力吧!

2. 幾個招式學下來, 老師跟助教的實地應用講解及不斷重複修正姿勢真的受益良多, 不但比較容易記, 也才能知道招式的原由跟應用。

3. 老師的教學影片也是幫助很大。課堂上講的回家後還可參考影片,比較能確認自己的動作對不對,但是細膩的動作還是需在課堂上不斷的修正及老師的講解,單看影片無法抓到重點。

4. 結論就是繼續努力吧!

Go Top


《乃元 2016.08》

各位師兄師姐,在還沒有學習太極拳時,右手因為工作關係長期用力使用,導致發炎腫漲,不管如何針灸治療、吃藥都不會好,心情也很容易爆怒,後來因爲淑貞姐的催學,所以試著來學習。剛開始只學習甩手和抖手的基本,老師和師姐也跟我訴說放鬆的其重要性,目前我的右手不會腫漲和吃藥了、所以在基本的練習甩手和抖手中也是讓我覺得身體有放鬆的感覺,比起我之前學習的各種方式,目前對我來說是最有效的放鬆。分享給各位師兄姊,謝謝

小分享一下,甩手,抖手。是放鬆的基本
只要肯花時間去了解其中用法,都於以後打拳時心情上會有些幫助。心情也會愉快。謝謝

比起往年節日前全身僵硬。緊張痛苦
今年身體狀況輕鬆自在不僵硬。心情不緊張、已經好太多了

Go Top


《璻棻(華德福老師)2016.09》

黃老師每次教拳,會因材施教,去年12月是我最勤快練習的時候,因為當時身上有傷,為了讓氣流通身體趕快能work就常晚上跑去小樹林自練,一個人的夜晚真的很舒服.除了拳,我就多練一個刀,因為劍太秀氣,一拿起來揮就知道自己適合的是刀.這週上課時我問老師一個問題,我問說,老師,你是怎麼知道自己姿勢太過還不及?這問題我實在自己想了很久,老師說,你只要夠安靜就會知道,夠安靜.我一聽就心想,對,我應該要知道的,我本來知道卻忘記這個道理.如果說有什麼因素支持我有好體力在教學上,我想練拳是一個很大的原因.每次我跟人家說,練完拳之後,其實不是更累,而是變得更有活力,說實在的,很少有人能理解,但這是真的,IELTS補習班的老師在對話課跟我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,她的眼睛也瞪得很大.練拳之人心地也會跟著端正,正氣十足,而且誠實.倒霉事在人生路上都會有,但是你能比較良好的應對.另外,練拳也能讓雜念減少,因為一切都疏通了.老師謙遜少話,我們一夥人會一直練下去的.(丁兄唐兄張乃乃…外加淑貞兒子)p.s老師說懷孕時打拳對胎兒很好,慢慢打即可.

Go Top


《小淑貞 參賽心情分享 2013.06.30》

2012年11月第一次參加養和盃,賽前只要一想到,身體 “很配合、很自動” 地起了緊張的反應。比賽當天,身體莫名疼痛、腦袋一片空白,連如何打完都忘了,比完後不藥而癒。最大的收穫是,從此以後打拳時手比較鬆了,呵!

昨天道生盃第八屆國術比賽,是我第二次經驗。個人賽仍會緊張(大約只剩三成),團體賽則不會。證實需要「多廣見聞、開眼界、壯膽量」。

至於個人成績不理想,主因是表現不夠穩(踢腿沒站好,都比平常差… XD),表示需要多加努力!

至於團體賽,超讚!是大家團練表現最好的一次!主裁判給了比另一隊還高的90分呢!(掌聲鼓勵!)當團體賽比完時,有不認識的民眾對我說,你們打得很好!(讚啦!)

最想說的是,感謝老師的用心指點修正。賽前仔細挑缺點改動件,協助訓練膽量。上場前直言「只要穩穩地打,打得好就好,成績不重要」。賽後只有誇獎、肯定與期許(還有請吃東西),萬分感動~

而佩娟無私地付出,無論購衣、買劍、報名、修改打拳動作、當司機開車等等,幫了大家太多太多的忙,感恩膜拜~

同伴們的加油打氣,協助我信心的建立。在比賽時幫忙照顧小孩,我得以無後顧之憂,揪甘心!相信他帶給大家不少歡笑與「生氣」… 呵!

此外,老師有強烈的意願想要推廣太極拳,例如能夠向下紮根的小學生。如果大家知道校長、老師,有武術有興趣的話,或是有想轉型為特色教學的學校,歡迎牽針引線喔!

昨天在會場,有教練對老師很恭敬,我說老師德高望重,老師回:「在台灣,沒人輩份比我高,最高就是同門師兄弟了。所以,你們輩份也很高」

大家聽到沒?一起加油!Go Go Go!

Go Top

太極拳與我  by 小淑貞 2013.07.01》
Go Top


《2014第六屆養和盃武術錦標賽參賽心得 by 熊氏太極拳宇涵堂 黃淑貞》

「為什麼比賽一定要緊張?」自問。

「都幾歲了?有什麼好緊張的?!」一方面自我嘲諷,叼唸說服著,成績其次,重要的是練習過程的努力與進步。

一方面覺得自己打得不錯(謂之自我感覺良好,還用「別人也這麼認為」來強化這信念),滿心期待穩穩地打,試圖用好的表現,來贏得別人的肯定,與好的成績。

卻出現「你也沒打多好啊!不夠鬆、不夠柔,一堆動作要調整」的自我批判聲音…

同時腦子又出現第四個聲音,詢問著,為什麼一定要在乎成績?別人的肯定有那麼重要嗎?單純享受練拳的鬆、與靜,專注於當下,不是很好嗎?為什麼不能跳脫名次的框架?基於此,遂而要求自己放鬆、放空。

一直在這些聲音當中轉來轉去,昏頭轉向。

比賽當天,身體很自動地緊張、跑廁所,擔心忘招,還有腿傷的不安。下午打完基本拳聽到分數的瞬間,我的情緒因別人的評價而起波動。可喜的是,很快地平復(與年幼、年輕時,天壤之別!)。當心平靜下來,我看到自己的不足、與需要改進之處,更是可賀。

期待有一天,能夠做到發自內心的安在與知足,無論何時何地,不須在乎別人的看法,更不用靠外在的榮耀來評價自己。

希望這一天不會太遠!加油!
在此之前,先多給自己點掌聲吧!(現在仍需要被肯定… 🙂 )

一、比賽前一天,右腿後側拉傷,腳抬起即疼痛不已,趕快經絡拍打伺候,半小時候鬆筋,讓隔天的跳踢、與蹬腿動作都能做到,讚!(謝謝 吳秋子 老師與 Yen Anita )

二、至於只練二個月的刀,火候雖遠不及基本拳的純熟,也小有架式,再針對缺點改進,一定會更好!

三、最開心的,來自不憑空誇獎人的 黃國治老師 的肯定!賽前練習時,老師見我打出有史以來最好的一趟拳,他很高興!稱讚進入另一個層次。被誇的我當然也高興,卻茫茫然,不知自己是如何辦到的。真正比賽時,唯恐忘招而動作僵硬偏快,表現欠佳… XD

一切的進步與收穫,都要感謝 熊氏太極宇涵堂 太極拳明師 黃國治 的用心教導!不單是拳法的指點,還有待人處世的身教言教,樹立典範,銘感五內!

比賽前一晚、與當晚,與老師、師兄們,難能可貴的聚會與聊天。是這次比賽當中,最溫馨的時刻 🙂

謝謝大家平日的指點、加油與打氣,學拳之路,有師兄姊們陪伴,真好!期待一起努力精進!

Go Top


《小淑貞 2015 冬》

心得一,勤練的前半年左右,每次都不想開始(冬天、或累時,沒同門壓力、沒人盯),過程腳痠到快斷掉… 但每次練完拳都感覺很佩服自己!哈哈哈

心得二,就算每天練也不是天天會進步,有練就心安,覺得今天的quota完成。

心得三,每天練已慢慢變成身體的習慣,對於腿力幫助很大,比較不是「太急拳

心得四,現在已習慣天天練,心態很主動,三段只有兩個白鶴掠翅會痠,但是沒有要斷掉的感覺了(除非特殊狀況)。

原來還有前傾膝蓋痛的問題,多謝老師再三提醒調整,我想辦法用身體把老師調的對的感覺記起來,自己練時回憶揣摩身體對的感覺。例如弓箭步時胯要坐、後腳大腿内側拉緊、膝蓋要無感,這樣膝蓋才不會跪,練對了就不會受傷不會痛。

Go Top


《為什麼喜歡太極拳? by 小淑貞 2016.06.30 》

無非是呷意手腳俐落,可以「飛天鑽地」的俠女感覺(曾經還有行俠仗義,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)

以下,回歸現實面,因為省錢省事!因為簡單!(拳術本身很難)

服裝:平常練拳,只要寬鬆衣褲即可。比賽服裝就那麼一套,搞定。舞蹈就要很多套,都很美(身材也很美)

鞋子:練拳的鞋底要止滑,帆布鞋不錯,$400,不貴。

配件:舉凡刀劍桿等兵器,只要各備一把,終生足矣,日後毋須升級。若是名家收藏的珍貴兵器,另當別論。

諸如相機、腳踏車、球具等等,錢坑啊~
烹飪、烘焙、拼布,需要一~大~推~傢俬,前置作業又搞工!

像我這種懶人,適合勤動手腳,甫以最基本的兵器,搞定!

結論,乖乖練拳,把時間、與耐性留著琢磨武學吧。

依照這個邏輯推衍…
藝術:我只適合素描,只須筆跟紙,沒有哩哩叩叩一堆。泥塑、濕水彩也行。
廚藝:最~最~最~簡單的家常菜,就好!
老公小孩:要懂得自動自發,自我升級…… XDD

疑問來了,只要出張嘴、出聲音就可的歌唱,這麼環保又樂趣的事,為什麼我完全五音不全呢???

Go Top


《練拳難嗎?by 小淑貞 2016.09》

不過就是要內心平靜,眼神專注,全身放鬆,沈肩垂肘,注意手的軌跡。是武,不是舞,要有攻防意念。用意不用力,攻擊時意念專注於攻擊的手或腳。動作綿延不斷,行雲流水般。對於每個動作的變化,都要有意識。同時也要注意腳的動作,馬步弓步連續半個鐘頭左右,力量從腳底、腰腿往上,腰帶著手動,定式時膝蓋在腳踝上方,臀壓胯坐,上半身中正不前傾(除了特定招式)。步伐變化要俐落。

「自己打起來很舒服,讓人看起來也很舒服。」 黃國治老師說。

所以,練拳難嗎?

Go Top


《為什麼喜歡練拳? by 小淑貞 2016.10》

除了這是花費極少、很環保、對身體好的運動之外,也實現了自小想當俠女、身懷絕技、身輕如燕、身手矯捷的心願。

練拳時,心情遠較日常平靜,一種自己與自己在一起,甚至是無我、無爭的境界。一趟拳練下來,呼吸順暢,氣血活絡,周身舒服。

每次有人見我練拳,除了誇獎打得好,架子低,動作標準,總有相同的好奇,學幾年了?

其實學幾年不是重點。就像跟小學同學相識,畢業後若能保持聯絡,感情才能加溫。

勤練是火候的不二途徑,前提是要依正確的方式練習,才不致練錯(例如膝跪、聳肩),並且才能持續精進。

除了練拳,還有教拳的任務,教學相長,對拳術有更進一步的體悟。

以上,如果沒有明師,是絕對辦不到的。感恩與 黃國治 老師的良緣,花最多時間、最耐性雕琢的弟子,當然要讓師父臉上有光!

縱使渴望把拳練好,一切遵從老師的安排,不貪多求快趕進度,這是我自認的優點。自知還有許許多多不足,「煉」吧!一輩子的事。

Go Top


《道生盃賽後心得 by 小淑貞 2017.05.28》

昨天收到大家滿滿的祝賀,愛護之心,溫暖了疲憊的心。謝謝大家!有讓大家振奮,我的任務達陣,呵!(葛博士,想到去年頒獎時您的雀躍與興奮神情 :D)

參賽是自己的選擇,因為想得獎,也需要得獎。教拳要資歷,要證明老師教得好,讓別人也認同老師教出來的學生,要把宇涵堂推廣出去,也要鼓舞團隊士氣(但是我並不是、也不會為了比賽而練拳,這不是我練拳的初衷。心態的部份,另文分享)

能夠得獎,功勞都是老師的!沒有您的悉心教導,就沒有我的成長。其次,大師兄裁判的慧眼,感謝肯定。而賽前陳董、敬仁兄的多次指點,收穫滿滿。萬分感謝各位的協助!

我也要謝謝自己,壓力真的很大…… XD 昨天才比了拳與刀兩項,疲累與壓力,卻比去年的養和盃還大(比了六項,拳刀桿各打兩次)。最大原因可能是輸不起,再來,去年有敬仁兄擔任領隊,瞻前顧後,打點妥當,讓選手無後顧之憂;還有一大群伙伴,大家革命情懷。回憶起來,真是幸福!

下次無論是表演、或比賽,大家還是一起參加吧!人多勢眾,熱鬧有趣!(丁兄,這次有人問起你,對方說,那位帶頭練桿的師兄,有來嗎?)

有人誤以為,必須要有老師認同,才能上場參賽。非也!只有教拳才需要經過老師的認可,比賽、或表演,老師都是鼓勵多多參加的,累積經驗,良性的壓力,有助於進步。

昨天也被誇獎官網做得很好,對方滿是羨慕,受到讚許與肯定,心花朵朵開!:D 在此一併謝謝大家的支持!關於推廣、與招生,單憑我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,需要更多人的協助,才能夠遍地開花,邀請一起參加,謝謝大家!(鞠躬禮)

這次能得獎,裁判佔很大原因,比較看得懂拳的優點,除了綿順云,還有腰腿等等。

真的很感謝大師兄!身為裁判,公正而認真地評分,很是嚴格,覺得選手進步空間大的,給分就保守。辛苦一整天,大大地感謝!

7/9 研討會,老師就是要訓練看拳的眼光。我戲稱「王語嫣養成班」,要像她一樣,懂得分辨拳的優缺,看得懂問題為何。

如師兄姐無意當選手,可以考慮擔任裁判,參加裁判講習,於比賽時評分。老師說,裁判的素質,決定了拳術發展的方向,是「太極拳」、或「太極舞」、或「太極操」。

識得拳的好壞,是有能力自我修正的開始。眼光的訓練,與練拳相同,都需要時間培養,非一朝一夕。但比練拳輕鬆容易,因通常是腦袋知道怎麼練才對,身體卻不一定練得成。

丁兄,這次少了你的獎牌,等你們回來一起練拳。在美兩週,也可與大家分享置身美景的練拳照喔!

Go Top


《練拳的初衷 by 小淑貞 2017.05》

關於練拳的初衷,如果是想運動養生,以不受傷為原則,一切放輕鬆,很讚!如果想要精進,就要進一步了解招式的用法。而無論訴求為何,都很好!練拳完身心都要是舒服暢快的。

雖然為了教拳、推廣、宣傳、激勵同仁、報答師恩,我選擇參賽,但並不是、也不會為比賽而練拳,因為急功好利並非我練拳的目的。

練拳是自己與自己同在,絲毫無關他人,無關進度,無關成績,是一種專注的享受。與自己的內心、肢體相處對話的時刻,忘我無爭,沉浸在這份寧靜,照顧自己、愛自己。

練拳,是練身,更是練心。師父耳提面命,萬武唯心,心不專,則武不成。慢火鍛煉,心著急,成果不彰。唯有心態正確,放鬆放空,按部就班勤練,更有良師指導,進步成長看得見。

對我而言,練拳,是一輩子的事。感謝老師!感謝同門!叨唸完畢,祝端午節快樂!

Go Top


《2017/11/4 宜蘭表演行有感 小淑貞》

今天宜蘭表演行,謝謝盛情參與的大家!也謝謝為了準備表演,以致課程有所異動而受影響的各位,謝謝你們的體諒與包容!

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下,其實有比我更具資格分享學拳經歷的,只是資深師兄姊都很含蓄又低調,才由我多言。

晚餐享用美食之餘,放鬆交流,難得又寶貴的機會。最近陸續有人學完基本拳三段111式,對於接下來要學什麼,有點疑問。這正是之前請大家填問券的用意,想了解大家對於學拳,想要的是什麼。

有人反應想要「把拳學好」。請有這樣想法的人,先問問自己,把拳學好的定義為何?如果說像誰誰誰一樣,還是抽象的回答。請具體描述希望自己的身體練到什麼感覺,而「不是腦袋想」練成什麼。

以我自身為例,初學111式時,總因為記招式,而腦子打結,打的拳呈現出來就是斷斷續續不連貫,身體也很緊不鬆,招式也做不到位(就像我現在初學迷蹤拳一樣)。慢慢的,三段都熟了,開始有餘力「留意身體的感覺」,例如:肩膀緊丶膝跪丶手僵等等。

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,即有改變的可能。只要每次練拳時,都只針對一個問題來調整。例如,覺得手僵,每個招式時,提醒自己手肘要微微彎,即使是轉換至下一個招式的過渡招式。覺得肩緊,每一招打出去,提醒自己不要聳肩。

而除了自發性地發現問題,上課時老師丶助教或師兄姊若看到,也會主動提醒。每次錄影驗收,全場關注的焦點,大家幫忙找問題的最佳時機。

得知這些問題時,依照老師的指導,一次只針對一個問題來調整。而當手有鬆的感覺時,可能肩也不緊了。持之以恆練習,問題會逐漸收歛。但是,這過程也可能衍生新的問題丶或舊的問題復發,這都是很常見。

總之,不能「太急」。有些事,就是需要時間。例如,筋太緊,硬要練,練過度,反而會受傷。只要按照老師的提醒,用正確的方式練習,假以時日,筋慢慢鬆,動作會愈來愈到位,打拳的感覺會逐漸不同。

我會用「不同 level 的 Day 1」來形容練拳的過程,三段拳練習下來,每個階段有不同的關卡,要學習與突破。不會玩股票的我,卻愛引用「震盪盤整,走勢上揚」來形容練拳的進步歷程。其實是很有意思,很值得用心體會與回味。因此才會一直鼓勵(甚至是鼓吹)大家寫勤練心得,有人要跟進嗎?^^(期待)

Go Top